1.姓名:张哲,排序:1/9,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负责主持完成本项目,确立了项目研究中所采用的新思路、新理论与新方法,创造性地提出小边跨系杆拱桥体系,对传统系杆拱桥进行了改进,在桥梁两端分别增加小边跨,解决了传统系杆拱桥在向大跨径发展过程中由于刚度减小引起的行车平顺性和强烈振感问题。 2.姓名:檀永刚,排序:2/9,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提出了混合结构PBL剪力键群的设计计算方法,引入了PBL剪力键群设计承载力折减系数和等效传递层数的概念,提出了PBL剪力键群钢混结合段的设计计算方法,解决了工程设计中由于缺乏理论依据。 3.姓名:王会利,排序:3/9,职称:副研究员,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基于能量变分原理,建立了单肋连续系杆拱桥侧倾稳定的实用计算方法,利用该方法研究了影响此类结构侧倾稳定性的主要因素,针对其中的最关键敏感参数,采用了钢拱肋与预应力混凝土拱肋相结合的混合结构单肋系杆拱桥形式,提高了结构侧倾稳定性。 4.姓名:石磊,排序:4/9,职称:高级工程师,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完善混合结构PBL剪力键群的设计计算方法,优化PBL剪力键群的构造形式,建立了多层PBL建立键群的数值模型,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试验研究了三维空间布置PBL剪力键群的传力特征。 5.姓名:余报楚,排序:5/9,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大连海洋大学,完成单位:大连海洋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PBL剪力键群的计算分析,利用非线性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了三维空间布置PBL剪力键群的传力特征。 6.姓名:潘盛山,排序:6/9,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小边跨系杆拱桥体系的优化,基于吊杆膜化的假定,利用力法求解出最不利工况下边跨端支点的支反力,以端支点不出现负反力作为条件,推导得到连续系杆拱桥边中跨比的计算公式,研究了主梁、拱肋及吊杆三者相对刚度对连续系杆拱桥边中跨比的影响。 7.姓名:王骞,排序:7/9,职称:副教授,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从材料强度极限和结构侧倾稳定两方面考虑,推导了单肋系杆拱桥的理论极限跨径计算公式,分析讨论了常见材料等级情况下结构的极限跨径。 8.姓名:谭岩斌,排序:8/9,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小边跨系杆拱桥体系的模型试验。 9.姓名:耿铁锁,排序:9/9,职称:工程师,工作单位:大连理工大学,完成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参与PBL剪力键群的模型试验。 |